#頌缽課程 頌缽教學一日工作坊 一階(下) ,上篇
2020_8_1 。不求人自敲背部督脈與膀胱經。
豐盛的8月以一場2人的工作坊_一階(下)開啟。
平常辦活動幾乎都滿滿的小小工作室,不但空間感頓時寬敞好多,
且跟同學之間多了更多流動性、機動性以及跟輕鬆閒適,但分享教學上的投入絕沒打折。
不論是最低2人門檻或滿滿一屋子,自己都帶著同等重量的感謝與投入,也都很很享受整個過程。
關於機動性這點,後面會再多分享一些。
一階下的重點,一半依舊是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的升級版練習,一半則是用一階上的所學用在照顧服務他人。
一階(下)從不主動開課,也不在一階上結束時敲時間,完全都是因應主動需求。
明明就可以把一階(上)(下)的課程連著2天開,但偏偏就是不要! 聽起來有點任性? 好像是。
但理念跟用意是希望同學能有自己練習的時間後,準備好想再多學一點,並請帶著練習心得回來,
不但能得到練習心得所產生的一些疑問的回覆建議,且有了基礎後再回來的消化吸受度是絕對會更提升。
這對兄妹檔的課後回饋完全符合預期與理念,精簡2個大重點分享
1. 一階上的基本功,包括敲缽時精準度跟磨缽的穩定度,以為已經練習一陣子後蠻到位了,但在實做練習的過程才發現有明顯不足,這真的很正常,絕不是同學第一天上課沒有注意專心投入,而純粹只是還無法理解體會。
2. 把一階上所學用到家人朋友時,才知道有很多眉角技巧細節是完全沒有做到的,而這些看似細節眉角,卻能產生極大的差別,比如最簡單的,缽放別人身上敲缽這個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缽在身體上晃動程度,可讓躺著的人的實際感受到的穩定安定感有非常巨大的差異。
更別提還有敲缽時的力度跟精準度、以及是否敲出具穿透力但仍保有圓融沉穩的聲音與力道、卻不是狂風暴雨般地侵略性,絕對絕對不是大力敲就好!!!
同時,也出現了兩個第一次。
首先,早早也自己搞出個「不求人」照顧自己的背部,就是自敲放背部的缽,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小心酸?也有點兒在李棠華特技表演的味道。其實也是有實際上的需要、且不得不自己來。
加上,照顧背部有多重要呀!!! 有督脈這陽脈之海,有膀胱經(排廢棄物的最重要大水溝)。
但換個角度看,總會發生不得不只有靠自己的可能吧? 腰酸背痛到不行時臨時找誰幫忙?
其實沒有很難啦,有幾次在一階上有同學問這個問題,就親自示範一下,不過實際停留的練習時間很短,因為對初學者來說,連正面敲缽都還不熟就要自己在背部敲缽,看起來好像在表演特技啥的,的確就有點難了,
這次工作坊,也是第一次把「不求人」拿出來當成一個單元照顧自己的背部,而且很驚人的是竟然停留了將近1個小時!!!
不是凱文狠心嚴厲要兩位同學練習,而是,他們自己敲到舒服放鬆到完全不想停止,
連中午該休息用餐提醒好多次還是不想停!!!
是有沒有這麼舒服放鬆呀? 就是!!!!
看起來很難,但加點輔具支撐讓手可以輕鬆閒置,再加上熟悉敲背部上的缽的握缽棒的方法, 以及提點點技巧眉角跟花一點時間來適應感覺敲缽棒的動線手感,儘管一開始的確很卡很憋扭,但沒多久兩位同學熟悉了,就越敲越好,完全不輸用眼睛看著敲。
下篇說說把第二個第一次,這個是當下一秒之間的臨時機動性地加入,是因為一開始跟兩位話家常了解他們的練習狀況後,才靈機一動地加入一個久未亮相的秘密武器。
極大可能將全面加入所有頌缽跟音叉的一日工作坊內。特別是音叉的工作坊是一定會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