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缽音療_關於缽 之四 意識/意念影響物質狀態(下)

singingbowl2018 • 2024 Jul 30

#頌缽音療_關於缽 之四 意識/意念影響物質狀態(下)

手工缽的誕生過程


這則視頻在去年曾分享過,但應該是時候再讓大家認識一下何謂手工缽如何製造出來的。


手工敲製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Jg0xwIDQQ


頌缽在敲擊後產生震動才能產生聲波的能量,才有辦法正向影響身體的能量系統,光有聲音絕對不夠,只有透過手工一錘一錘地將一塊銅合金打成碗狀,更多的敲打才能讓金屬更具延展性,也才能在敲擊後製造出缽壁的強烈振動,進而產生更長遠的聲音與更多的聲波能量。


小時候雖知道需要一槌一槌地敲是個辛苦的過程,也僅是從照片中拼湊想像出一個工匠辛苦工作的樣貌。依稀能想像工匠很辛苦,但真的無從想像是這樣地辛苦,直到去年看到這段工匠在製缽時的影片,才恍然大悟原來跟我一起工作服務人群的缽兒們如此誕生的,震撼中帶著無比感恩與感動。


在工作坊上都會讓同學看這段影片,才能理解每一顆來到我們面前陪伴著練習的缽兒都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感恩練習是一定要做的。


感謝來到我們面前的每一顆頌缽,

感謝頌缽的陪伴而帶給我們的療癒能量,

感謝催生頌缽的辛苦工匠們,

感謝這一切的發生。


除了我們真的是感恩,另一方面,請記得,我們的意念是會影響物質狀態的。


珍惜愛惜你所遇見的缽兒,好好照顧他們,他們將回以同等頻率的能量狀態。


凱文式的「愛缽成癡」,是無比珍惜每一顆願意跟自己回家的缽兒,把每顆都當成是心頭寶貝,知道他們的天賦專長,而不是追逐或收藏一顆又一顆很厲害的好缽,個人就是無法把換缽像換車子換房子,今天喜歡今天買,明天遇到新歡立刻換,沒有對錯,只是個人認為這依舊是追逐物質的循環,似乎不是頌缽要教我的事情。


缽的療癒力量,最基礎與根本,關鍵還是在人的意念。

敲缽者跟聽缽者,都包含在內。


手上前前後後在不同時期的學習也帶上了十幾顆中小型(直徑22~26cm)的老缽,真的也夠多了,知道永遠都有聲音更好聽更厲害的缽,手上的很多缽在客觀第三者來聽應該會是居下風,現在的自己的經濟狀況也遠比當初在招兵買馬階段要更有能力負擔老缽貴森森的費用,但對自己而言,夠了就是夠了。


特別是看到製缽的過程,缽兒飛越千里跟你遇見,說啥也要好好照顧珍惜呀,怎捨得再轉出呢。不過話說回來,若知道真的再也不愛了,也鮮少會用,轉讓給更需要的人來好好使用也是正確的做法。


怎說著說著,感覺上遇見缽像是談感情,今天一聽驚為天人,過沒多久沒了新鮮感或是遇上更可口的伊人就變心了? 


祝大家都能遇見打死都不願意轉出的缽兒(們)陪伴終生



鑄模燒製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zW8EK2HHg


如果你相信缽是因為能量上的同頻共振而讓你遇見、或者讓你遇見的缽所帶的能量是你需要的所以缽兒來找你,那你應該會感同身受帶回家的缽(s)都是寶,相處久了都會有感情絕不輕易離手。


話說,自己的前六顆缽都是大厚重的手工新缽(不是虎紋斑那種),直到第7顆才是完全意外地帶了老缽回家。


凱文的第一顆缽只敲了第2顆後就決定了,前後不到5分鐘,不是草率,而是當下有被打動有感動就對了在樓下大門就莫名地一路哭上樓,終於遇見的那種無以言喻的感動,就是一直想哭。2個月後才有第二顆缽。


蠻多同學都會請我幫忙挑一顆適合的缽,我都笑笑地說「我無法為你做決定,你的身體你的心會帶領你,要把做決定的力量拿回自己手上,當下有感覺的喜歡的,就是了。」


如同,缽音能帶來療癒的最大關鍵,也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因為信任而敞開心胸,同理,請把寮癒自己的主導權與力量拿回到自己手上。


手上都還留著這前4顆大厚重的缽,因為跟這前4顆大厚重的缽感情深厚,是革命情感的那種,他們是陪著凱文長大的夥伴,良師,益友。幾乎每個上工作坊的同學一敲都超想帶回家,但市面上完全遇不到這類的缽,就算想做職訓班的培訓也做不來。


絕大多數時間都當內勤留在工作室服務,偶而還是會帶他們出門服務人群。


特別是第一顆跟第二顆缽,到後來了解到行星能量頻率的領域,才理解為何他們讓我遇見,因為兩顆缽都帶著水星的頻率(約141 Hz跟284 Hz),水星是用在喉輪最好的行星能量,喉輪最重要的功課之一便是關於真實地表達情緒與感受,而這正是自己最大的功課。


少之又少身體感受比較敏銳的同學,反而會對這兩顆缽的聲音感到不舒服甚至討厭,因為剛好同學也有共同的課題要面對,這很有意思。


第五第六顆因為當時預算極為不足都買很小顆,到去年2019年知道將很少有機會使用小顆的缽,有朋友或是同學喜歡才割愛,我知道朋友跟同學會比我更加照顧他們。把缽留在身邊沒有使用對缽兒是不公平的,他們也需要發揮她們的天賦才華才會開心快樂。所以凱文的缽不管是新缽老缽都不藏私,都是會分享給來活動的朋友。






我其實不太喜歡用「養缽」這樣的描述,你確定是你在養缽嗎?,你確定是你在提升缽的狀態嗎? 你確定不是因為缽的狀態正反映出你自己的狀態嗎? 在前面的敘述中表面看似如此,但若不是因為帶著相同服務他人的初衷,不嫌棄他原本就帶著明顯的不穩重而願意繼續與之相處,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功課也才能慢慢做好。



只要帶進門的缽,幾乎都沒有離開過,除非有人主動提出,加上我知道我將很少使用,才有那麼幾顆小小的老缽離開過



這篇內容跟上篇之三有點關係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奧運心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8/14,七夕復工日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8/14七夕復工日 圓滿落幕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8/21的一階(上) 我們都玩得很開心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中元普渡有敲有保庇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致 中年危機」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近況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頌缽課程 頌缽教學一日工作坊 一階(下) ,上篇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頌缽課程 頌缽教學一日工作坊 單缽一階(上) 2020/9/20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頌缽課程 頌缽教學工作坊 _ 即興演出與同理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