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敲缽_之 敲缽棒

singingbowl2018 • 2024 Aug 1

#關於敲缽 之 敲缽棒

敲缽棒的軟硬度跟缽有絕對的匹配性。不是一根棒子通用。也不是隨便買一根來敲就好。挑到對的敲缽棒,是一件巨大關鍵的大事,不是小事。

對缽音品質超級龜毛的我,對於缽與敲缽棒的匹配性,沒有妥協的餘地。於是,每次新一批的敲缽棒來,就要身兼品管,一定要親自一根一根360度全部敲過。

基本的大原則是,越薄的缽壁、越大的尺寸、要以軟羊毛氈為主材料,同時,敲缽棒的頭就要越軟、頭也可能需要大一點,才能敲出柔軟具穿透力的缽音。

直徑20cm跟30cm的缽,絕對是得用上2根。

頭太硬的話,敲出來的聲音不管手勁再怎麼柔軟,依舊會是太剛太硬,碰的一聲災難一場。頭太軟的棒敲小size的缽,也是糊成一片。

反之,越厚的缽壁,像市面上最常見的仿古缽或虎紋缽就會需要稍硬一點的羊毛氈頭,太軟的羊毛氈就不適合,敲出來的聲音會整個糊成一片沒有任何泛音的層次。

這是個人的經驗和主觀的喜好的分享,或許你覺得糊成一片比較好聽,why not?  

上完一階上的基礎核心課程後,也敲了一整天,同學自己就能分辨什麼聲音是「柔軟有穿透力」,用對匹配的敲缽棒,聲音品質徹底判若兩缽。

由於供應商品質的不穩定,不久前新進40根中約只有15根是合格的,剩下的都太硬不合格,那怎辦?絕不可能眛著專業良心讓同學帶回,更不可能全數報廢浪費資源。

同步試過很多方法,最後採用繞多圈的毛線讓敲缽棒的頭變軟,效果真的不錯。這幾天就一圈一圈地纏繞做起手工藝。


一來也是在靜心一圈一圈慢慢繞、二來,把自己祝福的意念能量帶入這一圈又一圈之中。三來,看到立體的紋路,還蠻有北京鳥巢體育場的架構,更有質感。

人、缽、棒要合一。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奧運心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8/14,七夕復工日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8/14七夕復工日 圓滿落幕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8/21的一階(上) 我們都玩得很開心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中元普渡有敲有保庇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致 中年危機」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生活雜記 之 近況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頌缽課程 頌缽教學一日工作坊 一階(下) ,上篇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頌缽課程 頌缽教學一日工作坊 單缽一階(上) 2020/9/20
作者: kehsing806 2024 Aug 2
#頌缽課程 頌缽教學工作坊 _ 即興演出與同理心
更多文章